實踐證明,液壓機液壓油液的污染是系統發生故障主要原因,它嚴重影響著液壓系統的可靠性及元件的壽命。由于液壓機液壓油液被污染,液壓元件的實際使用壽命往往比設計壽命低得多。因此液壓機液壓油液的正確使用、管理以及污染控制,是提高系統可靠性及延長元件使用壽命的重要手段。
1、污染物的種類及危害
液壓系統中的污染物,是指包含在油液中的固體顆粒、水、空氣、化學物質、微生物和污染源等雜物。液壓機液壓油液被污染后,將對系統及元件產生下述不良后果。
①固體顆粒加速元件磨損,堵塞縫隙及濾油器,使泵、閥性能下降,產生噪聲。
②水的侵入加速油液的氧化,并和添加劑起作用產生黏性膠質,使濾芯堵塞。
③空氣的混入降低油液的體積模量,引起汽蝕,降低油液的潤滑性。
④溶劑、表面化合物化學物質使金屬腐蝕。
⑤微生物的生成使油液變質,降低潤滑性能,加速元件腐蝕。對高水基液壓液的危害更大。
除此之外,不正當的熱力能、靜電能、磁場能及放射能也常被認為是對油液的污染,它們有的使油溫超過規定限度,導致油液變質,有的則招致火災。
2、液壓油液的污染控制
液壓機液壓油液污染的原因很復雜,液壓機液壓油液自身又在不斷產生臟物,因此要徹底解決液壓機液壓油液污染問題是困難的。為了延長液壓元件的壽命,保證液壓系統可靠工作,將液壓機液壓油液的污染度控制在某限度以內是較為切實可行的辦法。
為了減少液壓機液壓油液的污染,常采取以下措施。
①對元件和系統進行清洗,去除在加工和組裝過程中殘留的污染物。液壓元件在加工黛隧工序后都應凈化,裝配后經嚴格清洗。
系統在組裝前,油箱和管道一定要清洗。用機械方法除去殘渣和表面氧化物,然后進行酸洗磷化處理。系統在組裝后進行整機清洗,用系統工作時使用的油液清洗,不可用煤油。洗時除油箱的通氣孔(加防塵罩)外一定要全部密封。清洗時應盡可能加大流量,有可能時采用熱油沖洗。機械油在80℃時的黏度為其25℃時的1/8,因此80℃的熱機械油能沖掉許多25℃的機械油沖不掉的污物。系統在沖洗時應裝設濾油器,同時使元件動作,并用銅錘敲打焊口和連接部位。
②防止污染物從外界侵入。液壓機液壓油液在工作過程中會受到環境污染,因此可在油箱呼吸孔上裝設空氣濾清器或采用密封油箱,防止塵土、磨料和冷卻物侵入。液壓機液壓油液在運輸和保管過程中會受到污染,買來的油液一定要靜置數天,然后通過濾油器注入系統。另外,對活塞桿端應裝防塵密封,經常檢查并定期更換。
③采用合適的過濾器。這是控制液壓機液壓油液污染度的重要手段,應根據系統的不同情況選用不同過濾精度、不同結構的過濾器,并定期檢查和清洗。
④控制液壓機液壓油液的溫度。液壓機液壓油液工作溫度過高對液壓裝置不利,液壓機液壓油液本身也會加速氧化變質,產生各種生成物,縮短它的使用期限。一般液壓系統的工作溫度控制在60℃以下,機床液壓系統還應更低些。
⑤定期檢查和更換液壓機液壓油液。每隔一定時間,對系統中的油液進行抽樣檢查,分析其污染度是否還在該系統容許的使用范圍之內。如已不合要求,一定要立即更換。不應在油液臟到使系統工作出現故障時才更換。在更換油液前,整個系統一定要先清洗。